博美萊張淵魁:藍耳病免疫凈化有方法,抗原、抗體雙陰是標準
《農財寶典》新牧網 李宗林
後非瘟微利時代,隨著生物安全水平的提高,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理念持續升級,疫病凈化不再局限於口號,已成為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客觀需求。
3月15日,由南方農村報主辦、農財寶典新牧網承辦的2023中國豬藍耳病防控大會現場,江西博美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淵魁分享《豬藍耳病的免疫凈化》,他表示凈化是藍耳病防控的終極目標,想要實現免疫凈化需要完善標準、工具和評估方法。
江西博美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淵魁
警惕PRRSV免疫逃逸,關注病毒血清型變化
『在中國,豬藍耳病是除非洲豬瘟外,對養豬業危害最大的疫病』張淵魁在分享藍耳病凈化策略前,首先向觀眾強調了其作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特殊性,PRRSV也是造成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的主要病原之一。
同時,當前PRRSV主要分為基因-I型《Genotype I 歐洲型》和基因-II型《Genotype II 美洲型》兩個基因型,盡管兩個基因型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但張淵魁提醒在座嘉賓,I 、II 型基因同源性高達55%—70%,其交叉保護率也有50%—70%,這就為我們制備疫苗提供了便利。
分析2014—2020年PRRSV的流行態勢,張淵魁發現NADC30-like和DADC34-like占據了接近3/4的比重,同時疫苗毒株影響呈現以年為單位的周期波動,大量豬場存在哺乳仔豬的早期感染現象,也就是PRRSV的垂直傳播。
在過去的藍耳病防控工作中,為何會出現滅活苗使用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張淵魁表示,問題可能出在PRRSV引起了免疫逃逸,最重要的其中包括誘騙表位的存在,以及多聚糖屏蔽作用兩個方面。
同時,張淵魁表示,雖然GP5-M蛋白不與PRRSV的主要宿主細胞受體CD163直接相互作用,但是GP5-M蛋白通過二硫鍵形成二聯體,影響了GP2-GP3-GP4多蛋白復合物的立體構象,間接影響PRRSV與宿主細胞CD163受體結合,進而影響PRRSV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而引發感染。
『病毒的基因是不斷變異的,但病毒的血清型是相對穩定的』張淵魁提醒廣大養殖戶,當基因系列或基因型的變化沒有導致血清型變化時,毒株間仍有很好的交叉免疫保護,此時不應該過多關注病毒基因系列或基因型的變化;而當有證據證明病毒基因系列某些位點的變化導致了血清型變化時,要注意病毒基因系列或基因型的變化。
凈化是藍耳防控終極目標!滅活苗選擇至關重要
凈化無疑是PRRSV防控的終極目標,張淵魁認為,免疫凈化應該是當前相對操作簡單、耗時短,為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藍耳病具有被免疫凈化的基礎,豬隻可以依靠體內的免疫功能增強來清除病毒。
但張淵魁提醒道,血液中不能檢出病毒核酸不能代表感染豬轉陰,隻有當組織內不能檢出病毒核酸時,即組織內沒有病毒,其感染抗體《核衣殼N蛋白抗體》才能逐步轉陰,或者說核衣殼N蛋白抗體陰性,表明其組織內的病毒也被清除了。
通常情況下,個體豬隻感染PRRSV,通過自身的免疫能力,5個月左右就能痊愈。
但是當一群豬感染時,藍耳病的流行就很難停止,必須通過人為幹預,集中統一免疫。
通過此類手段,可以提高群體免疫力、縮小個體間差異、幹預疫病的感染、發生、發展、流行和轉歸,清除體內病原體、縮短流行周期,達到凈化目的。
那究竟達到怎樣的標準才算實現藍耳病凈化呢?『免疫凈化藍耳病的標準是抗原陰性、感染抗體陰性』張淵魁表示,所謂的抗原陰性是指不能分離到病毒,同時不能從血液和組織中檢出病毒核酸《RT-PCR,RT-qPCR》。
而感染抗體陰性指的是核衣殼N蛋白抗體陰性,可用ELISA檢測,當S/P檢測結果小於0.4時,感染抗體則為陰性。
張淵魁稱,這與現行實施的『閉群凈化』藍耳病的雙陰標準完全一致。
有了目標、有了標準,想要實現自然離不開可靠的『工具』。
張淵魁表示,挑選藍耳滅活苗時,需要注意產品是否擁有優質佐劑,普通的滅活疫苗,通常情況下都是『體液免疫強,細胞免疫弱』,但是藍耳病滅活苗卻多是『體液免疫差,細胞免疫也差』,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優質的佐劑,能夠同步增強細胞、體液免疫。
另外,張淵魁提醒在座嘉賓,滅活前病毒滴度不能等同於抗原含量,隻有抗原表位充分暴露,能夠被免疫細胞識別時,病毒滴度才與抗原含量成正比。
在此基礎上,藍泰萊能夠有效幫助養戶解決藍耳防控難題。
『一個疫苗是否有效,評估方法非常重要』張淵魁表示,使用藍泰萊凈化的效果是可以評估的,可采用實驗室檢測的方法,如檢測病毒載量《病毒檢出率逐漸下降直至至零》、感染抗體《核衣殼N蛋白抗體由高至低直至陰性》、中和抗體《GP5+M蛋白抗體保持陽性》及細胞免疫力《CD4+、CD8+細胞、IFN-γ表達量增加》四個方面去評估疫苗的效果。
張淵魁認為,做再多的檢測最終還是要體現在臨床表現效果上才行,當免疫豬群無藍耳病症狀或病變,各項生產性能指標得到極大改善時,才具備真正的說服力。
博美萊展位現場
原創聲明
作者:李宗林
指導:彭進、吳昊暉
編輯:龍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