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高溫,空氣污染也會增加犬咬傷風險。

·我們正面臨著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更多極端天氣事件,其社會代價可能也包括更多的攻擊性行為。

·在炎熱、晴朗的天氣裡,及空氣污染較嚴重時,犬咬傷事件可能會更頻繁地發生。

除了高溫,空氣污染也會增加犬咬傷風險。

美國獸醫協會稱,犬咬傷事件的發生,主要是犬對某些事情的反應,例如壓力、恐慌、驚嚇或威脅,或者是為了保護食物、玩具或幼犬。

霧霾天裡,更容易被犬咬傷?

『犬傷人的情況並不常見。

最好的避免辦法是了解一下犬的行為方式,以及如何跟它們互動。

不過,在悶熱天氣或者空氣污染嚴重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多加小心』6月14日,美國波士頓的斯波爾丁康復醫院物理醫學和康復學助理教授、斯波爾丁神經影像實驗室研究員克拉斯·林曼《Clas Linnman》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訪中表示。

15日晚,克拉斯·林曼《Clas Linnman》作為通訊作者的一篇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論文的標題是《在高溫、晴朗和空氣污染天氣中被狗咬傷的風險更高》《The risk of being bitten by a dog is higher on hot,sunny,and smoggy days》。

該論文援引美國獸醫協會的說法稱,犬咬傷事件的發生,主要是犬對某些事情的反應,例如壓力、恐慌、驚嚇或威脅,或者是為了保護食物、玩具或幼犬。

該論文稱,此前的研究表明,當溫度和空氣污染較高時,人類會犯下更多的暴力罪行。

那麼,犬咬傷人事件的發生率是否也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研究人員分析了69,525份犬咬傷人的報告記錄。

結果顯示,犬咬傷人事件的發生率隨著溫度和臭氧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非PM2.5的暴露。

此外,研究人員還觀察到,較高的紫外線輻照水平與較高的犬咬傷人事件發生率有關。

他們的結論是,在炎熱、晴朗或空氣污染較重的天氣裡,犬與犬,或人與犬之間的互動更具敵意,這意味著,極端炎熱和空氣污染的社會負擔也包括動物攻擊。

克拉斯·林曼和同事調查分析了美國達拉斯、休斯敦、巴爾的摩、芝加哥、洛杉磯和紐約市等8個城市在2009-2018年間的犬咬傷事件的數據:10年內共69,525起犬咬傷事件,平均每天發生3起。

他們的分析結果表明,在炎熱、晴朗的天氣裡,及空氣污染水平較高時,犬咬傷事件可能會更頻繁地發生。

在紫外線水平高的日子裡,犬咬傷事件增加11%,在氣溫高的時候增加4%,在臭氧水平增高時增加3%。

但在降雨水平高的日子裡,犬咬傷事件會輕微下降,減少1%。

PM2.5的水平似乎對犬咬傷事件發生頻率沒有影響。

周末和節假日的犬咬傷事件風險略有下降。

研究人員認為,臭氧可能通過引起肺部炎症、激活應激反應和影響紋狀體多巴胺代謝,來影響犬類的攻擊行為。

不僅在夏季,冬季臭氧水平升高,也會增加犬咬傷事件發生的風險。

而晴朗天氣的溫度和紫外線輻射水平都可能較高。

克拉斯·林曼向澎湃科技表示,他們最新發表的研究結果擴展了先前的暴力犯罪隨著溫度升高和空氣污染加劇而上升的研究,『我們現在知道,狗也受到這些環境因素的影響。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們正面臨著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更多極端天氣事件,所以社會代價也可能包括更多的攻擊性行為』

此外,該論文提醒,該研究僅包含了2009年到2019年的數據,沒有包括過去幾年的新冠肺炎時期的數據。

這一封鎖隔離時期雖然空氣污染減少,但美國相關城市兒科急診中因狗咬傷而就診的患者人數反而增加

這可能是由其他因素所致,如強制近距離接觸等。

作者指出,他們使用的數據源可能隻反映了較嚴重的犬咬傷事件。

相關記錄不包括其他可能影響個體犬隻傷人風險的因素,如犬種、性別、絕育狀態以及咬傷的嚴重程度、受害者的年齡、性別、與狗的熟悉程度和導致咬傷的互動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