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卷五和卷九《義犬》中分別講述了狗不僅是很有靈性的動物,而且忠於主人,雖然遭到主人的誤解,但仍然保護主人及財產,讓人感嘆唏噓。
卷五故事譯文:
山西潞安府某甲,他的父親遭人陷害被關進監獄,馬上要執行死刑。
為了救父,他搜集家中所有的積蓄,湊了百兩銀子,準備到郡裡遊說,打通關系。
他騎著騾子急匆匆地出了門,這時,他家裡養的一隻黑狗跟著他。
某甲連忙喝斥狗,要它回家,但他一走,狗又跟上來了,用鞭子驅趕它也不回去,跟著走了幾十裡路。
某甲半路下騾解手,回來後隨手撿起石頭扔向狗,狗這才跑開。
他又向前走了一會兒,那隻狗風馳電掣般地又追上來,直接咬那騾子的尾巴和蹄子。
某甲發火了,用鞭抽它,狗不停地嗚叫。
忽然又跳到前面,氣呼呼地咬騾子的腦袋,似乎想阻住他的去路。
某甲認為這事情不吉利,很生氣的騎著騾子調轉頭來追著驅趕它。
見狗走遠,這才又騎著騾子調頭飛奔,到郡府時天色已晚。
他一摸腰間的錢袋,不妙!發現銀子丟了一半。
汗刷的就流了下來,急得像掉了魂似的,輾轉反側一整夜。
忽然,他想起狗叫必有原因。
清晨開了城門,他立馬出城查看來時的道路,又暗自想這條路是南北的交通要道,行人像螞蟻一樣多,丟失的銀子哪裡還在的道理。
他猶猶豫豫地走到當時下騾子的地方,見狗死在了草叢裡。
他提起狗的耳朵一看,發現那包銀子就在狗身子下面。
到這時,他才明白狗咬騾子的緣故。
他被狗的義氣所感動,便買了口棺材埋葬了它。
人們稱那墳為『義犬塚』。
卷九故事譯文:
周村有個商人賈某,在蕪湖做生意賺了很多錢,雇了一艘小船將要回家。
在渡口時看到堤上有個屠夫綁著一隻狗《準備殺它》,賈某於是出雙倍價錢把那隻狗賣了下來,並把那隻狗養在船上。
豈知那船夫是個慣匪,看到賈某身上的財物起了貪念,便把船劃到蒹葭、蘆葦叢生的僻處,準備拿起刀要殺他。
賈某哀求他賜自己一個全屍,強盜於是用毛氈把他裹起來,拋入江中。
那隻狗看到商人被拋入江中,哀嚎踵跳下水用口咬住裹著賈某的毛氈,和他一起在江中浮沉。
不知漂流了多遠,被一淺灘擱住停了下來。
狗從水裡爬出來,跑到有人的地方不停地哀叫。
有些人看到了,十分奇怪,於是跟著狗一起過來,看見毛氈擱在水中,於是把他拉上岸來,割斷繩子。
賈某居然沒死,他把當時的情形告訴了救他上來的那些人。
哀求船夫將他載回蕪湖,以等候那強盜的船回來。
賈某上了船後,發現救他的那隻狗不見了,心裡十分悲痛。
到了蕪湖三四天,隻見經商的船隻桅桿如林,就是不見那強盜的船。
這時正好有個同鄉,打算帶著他一塊回家。
這時那隻狗出現了,朝著賈某大叫,賈某大聲喝它也不走,賈某於是下船來追那隻狗。
狗跑上一艘船,咬著一個人的大腿,那人打它,它也不松口。
賈某走上前去呵斥它,突然發現那狗咬的人正是先前的那個強盜。
原來他的衣服和船都換過了,所以沒認出來。
於是把他綁起來,在船上搜索,發現錢物都還在。
嗚呼,一隻狗,尚能夠如此報恩,世上那些沒有良心的人,應當慚愧自己還不如一條狗啊!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筆記、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中,有很多關於義犬的故事,這些與主人患難與共的義犬常常讓人感慨,這也是如今人們喜歡養寵物的一個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