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下簡稱『上海美影廠』》、嗶哩嗶哩《下簡稱『B站』》聯合出品的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在B站播放量破5000萬,高分口碑依然強勢。
當天,《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小妖怪的夏天》導演於水、《林林》導演楊木先後接受了包括南方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不但講述了這部新年伊始就火爆出圈的國風動畫短片集幕後的制作故事,還回應了不少網友的『腦洞』與疑惑。
問題1:
《中國奇譚》為何會叫這個名字?
《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介紹,這部動畫短片集策劃源於2020年底,到2023年1月1日成品正式推出,前後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
啟動之初,他們首先確定的是短片集作品一定要有中國特性,同時希望導演們創作時在已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也要有自己的創新。
短片的主題也要既具體,又開放,所以他們想到了中國傳統神話中很有代表性的『奇譚』概念。
《中國奇譚》海報
『它很具體,大家一說到‘奇譚’時,腦子裡會反映出很多形象。
但是它又很開放,因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創作者都可以對奇譚故事有自己的理解,它是一個想象的產物,是人們對未知世界的一種想象,也可以是對內心欲望的一種投射,甚至是說對人性某一面的形象化表現。
這個概念是從傳統文化中來的,但具體‘奇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就不限於一定是傳統民間故事裡的』因此,最終他們敲定制作的8部作品,有傳統故事,有當下現實生活的故事,也有發生在未來的科幻故事。
『我們在確立這個項目的時候,其實也想過很多名字,因為很難去概括這麼一個短片集。
叫太空泛了,我們覺得也不好,太窄了,好像又難以概括。
最後突然覺得,哎,我們原來有《天書奇譚》,我們就叫《中國奇譚》了嘛。
因為其實‘中國’概括了我們這個片子的風格,‘奇譚’概括了我們這個片子的內容,不是我們一定要拿‘中國’做大帽子,確實想來想去是這個《最合適》』
問題2:
小妖怪們是按打工人來設計的嗎?
大家都說《小妖怪的夏天》堪稱一本現代底層打工人辛酸史,全方位戳中職場中人的心。
但《小妖怪的夏天》導演於水說,小妖怪的最初定位其實是小人物,而非職場打工人。
『說實話我一開始沒有從打工人的視角去進入的。
但後來早期看片的時候,有些小夥伴們就說,這不就是打工人嗎?我那會兒才意識到原來大家會這麼解讀。
我最開始還是從人物去出發《設計》,就是一個小妖怪,在這麼一個環境裡,在一個大狼洞裡,它又處於最底層,那它會遇到什麼問題呢?它可能就會遇到我們人類常遇到的問題。
』
『但是反過來想,確實它就是打工人的一種反映。
但確實沒有直接說一上來我就要做一個打工人,寫劇本時沒有這樣的預設』
於水導演此前的作品,也一直以小人物為主角。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和大多數人產生共鳴。
『這個世界上,相信絕大多數人,不管地位怎樣,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大家都是小人物。
那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就會有這種所謂的共鳴。
所以我之前的作品也都是這樣,都是從一個小人物視角出發來看待世界』
因為小妖怪是小人物,所以在形象設定上,『是一眼能看得到底的那種感覺,就是天真單純的《小人物》』
《中國奇譚》中小妖怪的形象。
《中國奇譚》中小妖怪的形象。
問題3:
小豬妖的結局經過修改嗎?
《小妖怪的夏天》故事大結局,一波二折,終極反轉引發爭議。
有人說,暗黑版結局就很好,這樣可以凌厲一點,直指內心深處的無力感。
也有人說,現在的結局才合理,『第一集如果沒有反轉或許是個不錯的後現代解構經典故事,但有最後的反轉才是仙境奇譚的意義所在啊!』《豆瓣網友『羅賓』》。
《小妖怪的夏天》導演於水也揭開了結局的秘密:是的,最早的結局確實是到大聖一棒子打下來後就結束了。
『最早的版本就是一棒子打下來就結束了,但那個結局還是比較開放的結局,大聖一棒子打下來之後,它是被打暈過去了還是怎樣,其實也沒有明確地交代。
但是包括美影廠和B站,還有我們的總導演,在這個短片半成品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聊這個事,說這個結局會不會有一點點殘忍?還是希望它有一個更溫暖的結局。
這個我覺得也很正常,因為這是一個創作中必經的一個階段。
因為每個創作在開始做之後,後邊那些內容隨時還是會有調整的,具體從劇本實施到一個畫面的時候,你會產生很多新的想法。
所以最後我們還是選擇了讓大聖把它再拉起來……因為這個結局確實能抵達觀眾的范圍會更廣一些,尤其對於少年兒童來說』
問題4:
打動人心的葫蘆和媽媽,是一早預設的嗎?
采訪中,有人提到了小豬妖的重要道具葫蘆。
當小豬妖被打暈時,媽媽給的葫蘆裡的水,一滴一滴地往地上流淌,這樣的細節留白令人產生了共鳴。
於水導演透露了一個幕後創作的細節:葫蘆和媽媽的故事,原來都是中期才被加進去的。
小葫蘆是小豬妖隨身攜帶的標志性物品。
『從最早開始,我們倒沒有把這個葫蘆作為一個特別重要的道具,隻是在造型設計的時候,覺得這個小豬妖得有這些東西吧,拿了個紅纓槍,應該還再背個小水葫蘆,可能會好看一些。
但後來越來越覺得這個葫蘆不能白畫上去,它在劇中應該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以就給葫蘆也找到一條線。
』
『從一開始的第一個鏡頭,它回來去拿那個葫蘆,到後來媽媽給它灌水,到最後這個葫蘆倒在地上往出流水,我覺得這個葫蘆本身也構成了一條線,這條線確實是在創作的中期吧,中期才加進去的』
問題5:
《林林》中的人類是獵犬嗎?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腦洞,《中國奇譚》第三集《林林》上線後,對於劇情,觀眾們有各種解讀。
其中一種解讀就是基於最後男主角穿上了爸爸留下的鞋子,在雪地上踩出了一個狼腳印:這是否意味著其實原本他們一家本就是從狼被人類馴化的獵犬?而林林媽媽不讓林林吃人類的飯菜,是擔心她會被人類馴化……對於這些腦洞,《林林》導演楊木說,『我並沒有這樣設計,但是網友這樣的解讀,其實也沒有問題』
對於一位用王家衛風格對白開場的導演,楊木身上的『文青』氣質非常明顯。
他也坦言,自己原本對《林林》的設想就是做成『相對像一篇散文』,所以《林林》裡運用了大量文學性的映射關系。
『如果有細心的觀眾去看的話,能看到林林居住的那個山洞裡是有些壁畫的,我並沒有用單獨的一個特寫鏡頭去強調這個壁畫,因為我覺得如果單獨去強調的話,它就有點喪失了那種留白的空間了,反而讓觀眾自己去看到會比較好。
所以林林一家居住的洞穴,曾經是人類住過的地方《隻有人類才能留下壁畫》,而人類又披著一身獸皮很像動物。
如果仔細看的話,人類腳印踩出來的也是個獸形腳印,而林林踩出來的又是個人形腳印……人和狼,就像鏡子的兩面,互相映照出互為表裡的一個靈魂。
林林看起來是狼,但她其實內心可能是人,那獵人看起來是人,他其實內心可能也是一隻野獸。
所以我覺得觀眾如果把它解讀為獵犬,其實也是合理的』
問題6:
《林林》中的中國元素,到底有多少?
《林林》中有一首同名的古風插曲《林林》,因為歌詞之詩意雋美,旋律之古樸雅致,而備受觀眾的好評。
這首歌是怎麼創作出來的?楊林導演說,這首歌確實來源於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學和優美的敦煌壁畫。
『《我們》參考了《詩經》和《楚辭》的感覺,但並沒有完全去搬用。
這段歌詞是編劇汪洋老師寫的,當時我們想的是這段劇情需要有一個很優美的狀態,要用歌詞去呼應林林當時回家路上的孤獨感,也想過把這段曲子做得比較優美一些。
這裡要特別感謝作曲馬九月老師,他真的是從敦煌壁畫上拓印的曲譜作為靈感,而去改編做出的一個曲子。
』
楊林表示,在整個制作中,他並沒有使用任何中國符號性元素《如國風燈籠、書法、繪畫等》,但他是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中國感』:『從國畫裡面,或古畫裡面,去提取古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他們的思維方式。
』
因此,在《林林》的故事裡,處處傳達出來的是一種非常東方的哲學理念,即陰陽二元對立平衡的一種關系。
《林林》結局,人和狼隔河凝視,維持人與自然的平衡。
『比如說往大了說,人和自然;往細節裡說,獵人和狼,母女對父子,獵人披著獸皮的外形、腳下踩出的狼腳印,對應著林林踩出的人腳印……種種方向都有這種二元的一個對立。
它就像一個太極的陰陽兩面。
所有一切的沖突發生於什麼呢?發生於林林要去打破這種關系,作為一隻狼,她想去融入人的社會,就像太極裡的黑色想融入到白色,就會導致整個狀態發生了不穩定。
最後當林林選擇做本我,做回一隻狼,小虎長大之後也選擇做了一個真實的自己,他並沒有選擇去做一個獵人。
因為從始至終他對林林,對狼都沒有惡意』
『當雙方都選擇去做回一個真正的自我,兩個人的邊界就會達成一個微妙的平衡,就像最後片尾的那條河一樣,那條河就是兩個人的一個邊界,他們都在各自的范圍內去活動時候,其實就達到了一個和諧的狀態』
問題7:
《中國奇譚》會出大電影嗎?
最後,大家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來了。
《中國奇譚》是一個短片集,那它到底有沒有可能變成一部大電影呢?
總導演陳廖宇是這麼回答我們的——
『《中國奇譚》雖然是在網絡平臺上放,但是我們在創作的第一天起,定下來的質量標準,藝術標準,技術標準,都是按電影的標準去做的。
比如說都是4K的畫面,5.1聲道的聲音。
如果你《之前》是用手機看的話,我強烈建議大家戴耳機看我們的片子,那麼聲音肯定還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我隻能告訴你的是,它一定不限於就做了這八個短片就完了。
當然具體什麼計劃呢,確實也是個商業機密,或者說這些問題可能由我們的出品方美影廠和B站他們去回答更恰當』
【記者】劉奕伶
【圖片】海報、視頻截圖
【作者】 劉奕伶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