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本人大齡工作狗,十八線城市普通家庭,本科二本,目前跨專業申請上某985高校,也許明年即將赴美利堅。
因為是邊工作便申請,從決定讀博到錄取過程中做了三份工作,橫跨三個城市,與各位分享這一年的新路歷程,也許能給各位一絲啟發,少走一些彎路。
第一部分
序-不安
本周即將結束這份工作,開始博士生活的準備工作,可是越是臨近,心中的不安越是明顯。
我骨子裡其實是害怕改變的,目前的生活狀態其實很合我意,在帝都不算高但足以小確幸的收入,溫馨的公寓,步行二十分鐘上班,但我知道,這一切是玻璃上的畫,美好但易碎,不能長遠。
與其說是我選擇走,不如說是我被逼走的。
越是成熟,就越難勉強自己去做自己討厭的事情。
這份工作,可以說是我討厭的,去年8月開始,離開的想法就很強烈。
可我畢竟長了這麼大,不能再依靠父母了。
狠逼自己一把,熬出來了以後,現在也已博士錄取,但到了真正該走的時候我反而會慌。
應該是骨子裡缺乏安全感。
這也讓我覺得,主動選擇相比,我以前的生活經歷中更多的是被動選擇,所以對於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還是有些不習慣。
相對於自己以前被安排的生活中有一種天然的安全感,現在面臨自己作人生重大的選擇,自己為自己負責,有不習慣,有慌亂。
這讓我想起來小時候學騎自行車,後面有父母掌控騎起來不慌,一旦父母不扶了便慌了,但踉踉蹌蹌後慢慢的自己能騎了,而且,隨著騎行時間越長,騎車的技能竟嫻熟了起來。
想想,也慚愧,29歲了,好像自己還未做過自己的重大決定,從選大學,學專業,讀研,一直是父母在作決定,自己落了個清閑。
從決定讀博士,到離職國企,二次跳槽到北京,邊工作邊申請,復試,錄取,這次是完完全全自己做的決定,沒有任何人的幹擾。
讀博這個決定,可以影響到我30歲以後的人生,可以說非常重要。
回想起來,邊工作邊申博的路程一路很辛苦,特別是當時還在青島輪崗。
精疲力盡
記得在去年十二月在青島的酒店裡準備申請材料的場景,晚上去樓下的文印社打印材料,那個燈火通明的文印社,忙碌但友好的打印小哥。
永遠難忘的是回武漢遞交博士申請材料的經歷,可以說是一場分秒必爭的戰鬥。
周六從青島坐高鐵回北京,準備材料,周日參加了國考。
下午考完國考馬不停蹄回到公寓,收拾行李直奔北京西站,連夜火車趕往武漢,周一早上到了武漢,先去檔案館打印大學成績單,然後趕回碩士學校,匆忙見了碩士時期的導師,導師當場幫忙寫完推薦信,然後打印所有材料,在父親的車上整理材料,然後在去裝訂,下午趕到博士高校成功遞交申請。
這裡面有一段很值得思考的經歷,我記得下午四點辦完了一切事情,父親想讓讓我回家住一晚,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拒絕了,買了當晚七點飛青島的機票,惹的父親有些不高興。
但事後證明,這個選擇是多麼正確。
晚上十點到達青島,剛下飛機打開手機,發現有公司領導的未接來電提醒,電話回過去,領導說明天來青島,要見我,看看工作進度《囧》。
因為讀博的事情沒有跟單位說,所以很害怕被發現,但幸好沒有被領導逮到。
後面就是無盡的等待,等待申請審核的復試名單。
還記得等待的那段時時每天為了給公司配的車充電,每天不得不把車開到酒店附近的mall的地下車庫充電,自己就在商場裡面閑逛。
整個申博印象最深的場景就是知道審核名單出來的那一刻。
記得當時是2017年12月29日,一個周五,下午五點,我辦完事開車回酒店的路上,天一半黑,在一個路口處我手機收到qq消息,我看了一眼是一個同申請的博友發來的,當時我的內心突然一陣抽動緊張了一下,隨即鎮定下來。
我打開雙閃,把車靠向路邊,點開手機,果然是告訴我復試名單出來了,可以交報名費了,得知我倆都通過了,互道了恭喜後結束了對話。
我抑制住內心的狂喜,立馬用網銀交了錢,點燃了一根香煙,看著車窗外來往的車輛,我知道離勝利又近了一步,而且是關鍵的一步。
第二部分
兩線作戰
前面提到我從11月起被排到青島輪崗,那麼就從輪崗說起吧。
輪崗的一個好處是工作時間比較自由,但非常辛苦,還記得12月的時候,跟同事去黃島辦業務,回到青島已經是晚上十二點,車窗外飄起了雪花,高架橋上就我們一輛車,仿佛整個城市隻屬於我們幾個人,那種感覺至今難忘。
11月去輪崗之前見了導師一面,中間有一點原因差點沒見成,還好最後見到了,雙方大致互相了解了一下,導師大致留了個不錯的印象。
第一次見面,感覺老師比較健談,屬於爽快人類型,這也讓我有所放心。
主要談了談個人經歷,以及個人發展規劃,英語水平如何,其中沒有涉及學術以及專業方面的考察。
老師最後給我佈置了一點任務,讓我看五十篇英文頂刊的文獻,然後匯報給他《最後自己盡力了,但並沒有看到那麼多》。
事後分析老師的心理狀態應該是有意向,但還想再考察考察。
這次見面,經過慎重考慮,我帶了點糕點特產,畢竟作為一個工作過的人,要做到禮節。
這裡也是一點思考,看老師要不要帶點東西,我的觀點是,1如果本身是在讀學生,又是第一次見導師,不建議帶2.如果已工作,可以根據導師的年齡和性別帶一些東西,不宜貴重,主要是表現出禮節。
3.如果跟老師已經認識或者是熟人介紹,可以帶一點,主要是人情往來。
總的來說,都不宜貴重,不能讓這件事情的性質變了。
1月的青島已經開始寒意逼人,早晨在樓下的7-11買根玉米開始在零下十度的天氣下奔波,晚上回到酒店就開始看論文。
這樣大概到了1月中旬,準備跟老師匯報。
但老師貌似很忙,自己也很忙,於是雙方決定就通過微信語音進行匯報,我記得約的是一個周二的晚上八點。
其實我自己心裡還是有些緊張,因為我知道老師對我有興趣,但他一直沒有松口要還是不要,所以我知道我必須再拿出些什麼來說服他。
我知道,我不管拿出些什麼,哪怕是誠懇的態度,都能增加自己的勝率。
跟老師音頻剛開始我就感受到了壓力,與先前見面聊天時和諧的氣氛完全不同,我按照事先的寫的提綱把我所看的英文論文的內容進行講解,講到第二節老師就開始提問,問這個實驗的實驗方法是什麼,變量是什麼。
還好,我有所準備,大致能將出來,然後,老師沒等我歇口氣就開始連環發問,開始還能答出,到了第四個還是第五個問題我就有些吃力了。
我的心裡有些慌,但又想想,都走到這一步了,不能慫,即使自己有些慌亂,但語氣和態度上總體保持了一個平和且理性,我故意降低語速,讓自己的每一句話都顯得是那麼的肯定,並且讓自己的大腦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對問題進行反應。
並且這時,把自己平常的英文功底拿了出來,臨場翻譯了一些長難的英文句型,並且,用的是比較地道的英式發音。
後面老師,問了一個我不知道的概念,應該是一種實驗方法,但不屬於這篇文章,我就用一種堅定但平和的口氣告訴老師我不知道,老師這時候說,看來你還沒完全看懂。
事後分析,老師這番突然的咄咄逼人是故意的,他為了能在最短時間中看出我對問題的理解深度,以及反應和抗壓能力,特別是他最後說我沒完全看懂,故意的成分很明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故意用一個我不知道的概念來發問,其實答案我肯定不知道,他知道我肯定不知道為什麼要問呢,因為他需要說出我沒看懂這句話,至於為什麼,後面揭曉。
匯報過半,我反而不慌了,為什麼,因為我知道最艱難的山頭已經翻越了,接下來老師讓我聊聊我碩士發的論文,我心裡暗喜,知道,他其實是給我留了一個機會,什麼機會?當然是證明自己的機會,如果此刻不能說出個道道來,自然是涼涼。
從過往找工作的面試經驗來看,一般面試官一旦給你留了一個這樣的機會,多半還是很希望要你的,不然,他留機會幹嘛,後面是講自己發表的論文,因為比較了解,所以可以說是滔滔不絕了,匯報的氛圍也由開始的咄咄逼人變成了聊天,甚至聊到了人生觀價值觀,時間也從八點半聊到了九點半,看得出來,老師很高興。
老師最後說,你既然是跨專業還是需要補基礎的,需要多看看相關的書籍和文獻。
這也印證了我的觀點,他前面的咄咄逼人其實是想試試我的專業基礎以及反應能力,而我用了一些手段巧妙的避開了,所以他決定揭穿我,也是告訴我,他不是那麼好糊弄的,最後的聊天我覺得他還是想要我,因為他覺得我雖然跨專業基礎差,但智商還在線,英語底子也有,屬於培養培養也能出來的一類。
至此,我已經能強烈的感受到上的可能性在增加,但老師此時還是沒有松口,但我能感覺到,這也許隻是時間問題。
轉眼間已近年關,我在青島的日子接近了尾聲。
1月27日是公司青島這邊的年會,年會離我住的地方不遠,所以我決定提前半小時出發,可坑爹的是下小雪了,我在酒店打滴滴竟然無人接單,後來我走了一公裡才搭上車,年會也遲到了。
年會自然是吃吃喝喝加抽獎,但我的運氣似乎一直不佳,無人機、ipad、手機、音響一個都沒抽到。
幸虧有一個陽光普照獎,讓我可以不用空手而歸。
然而,年會結束後才是最坑爹的,就在吃飯的這段時間,小雪已經變成了大雪,地上積雪已經有十公分那麼厚了,馬路上也沒車了,同事約好一起去唱歌,我就自己一個人走回去了。
雖然才不到十點,馬路上空無一人,甚至連車都沒有,更別想打車了,於是我獨自一人走在這空空蕩蕩的馬路上。
來源:研海拾珠
高教志 ID:cncollege
關注高等教育發展 / 關心大學教師成長 / 關懷大學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