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寓言:『獵人與獵狗』,故事雖短,寓意卻深,蘊含老板用人大智慧,看懂的都是高手
有一位獵人,為了讓自己的那些獵狗們更加勤快一點,捕獲更多的獵物,設計了一個激勵制度:只要是在捕獵時能捉到兔子的,就能吃到骨頭,捉不到自然就沒得吃。
所以,那些獵狗們為了不餓肚子,都拼了命地追兔子。
獵人很高興,可沒過多久,就出現了問題。
獵人發現,獵狗們抓的幾乎都是小兔子,沒有什麼大兔子。
原來,獵狗們抓了一段兔子後就發現,無論抓的是大是小,獵人賞給他們的骨頭都一樣,而大兔子抓起來很費勁,小兔子好抓很多,因此,它們都專門盯著小兔子抓。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獵人在深思熟慮後,又想出一個好辦法:不再將是否抓到兔子與分到骨頭多少掛鉤,而是每隔幾天,就統計獵狗們捉到兔子的總重量,按照總重量來決定給獵狗多少骨頭。
這一招果然有效,獵狗們捉到兔子的數量和重量都明顯得到了增加。
獵人很開心,也過了一段舒心日子,然後,問題又來來:獵狗們抓到兔子的數量明顯減少了,而且,是越經驗豐富的獵狗,數量下降得越是厲害。
於是,獵人去問這些獵狗,想要知道原因。
經驗豐富的獵狗們說:『我們把一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你,但是我們如今已經越來越老了,假如有一天,我們一隻兔子都抓不到了,那你還會給我們骨頭吃嗎?』
獵人聽後,頗為感動,思考一番後,又做出了調整:在對現有獵狗所捉到兔子的數量與重量進行統計後,規定捉到的兔子在超過一定的數額後,即使因為年老一隻兔子也抓不到了,也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骨頭。
獵狗們對這一措施都十分歡迎,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努力達到獵人規定的數額。
不過,這時獵狗中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其中有一隻獵狗說:『我們如此拼命,隻得到可憐的幾根骨頭,而我們捕獲的獵物遠超這點骨頭,那我們為什麼不給自己捉兔子呢?』於是,它帶著其他幾隻獵狗離開了獵人,選擇了單幹,成為了野狗。
獵人很快意識到獵狗的流失,而且還發現,這些野狗成為了自己的競爭對手。
獵人很是頭疼,於是想辦法用骨頭引誘了一條野狗,問做野狗到底什麼地方比獵狗強。
野狗說:『獵狗吃的是骨頭,吐出來的卻是肉,而野狗吃的是肉啊!』接著它又說道:『當然,也不是每一個野狗都有肉吃,大部分是連骨頭都沒得啃,最後晚景淒涼』
獵人聽完野狗話後,深受啟發,又進行了一次改革,規定獵狗在捕獲獵物後,不僅有基本的骨頭吃,還能從其所捕獵的兔肉中提成,真正的吃到肉,而且,隨著貢獻的不斷變大,吃到的肉也會越來越多,並有權按照比例分享獵人的所有兔肉。
就這樣,獵人與他的獵狗們一起努力,將野狗們逼得都快活不下去了,紛紛要求重歸獵狗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