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者:高健
International veterinary epilepsy task force consensus proposal: diagnostic approach to epilepsy in dogs
Luisa De Risio,Sofie Bhatti,Karen Muñana,Jacques Penderis,Veronika Stein,Andrea Tipold,Mette Berendt,Robyn Farqhuar,Andrea Fischer,Sam Long,Paul JJ. Mandigers,Kaspar Matiasek,Rowena MA Packer,Akos Pakozdy,Ned Patterson,Simon Platt,Michael Podell,Heidrun Potschka,Martí Pumarola Batlle,Clare Rusbridge & Holger A. Volk
譯者:高健
摘要:
本文概述了國際獸醫癲癇工作組關於犬癲癇診斷的共識建議。
這一共識提案的目的是提高臨床和研究環境中癲癇診斷的一致性。
對有疑似癲癇性抽搐發作史的病患的診斷方法包括兩個基本步驟:確定動物所表現的事件是否真正代表癲癇性抽搐發作,如果是,確定其潛在原因。
癲癇性抽搐發作與其他非癲癇性偶發性陣發性事件的鑒別是具有挑戰性的。
本文詳細介紹並討論了可用於進行這種鑒別的標準。
特發性癲癇的診斷標準分為三層。
特發性癲癇診斷的第一級置信水平是基於兩次或兩次以上且間隔至少24小時的無誘因性癲癇性抽搐發作史,癲癇性抽搐發作時的年齡在6個月齡至6歲之間,發作間期體格檢查和神經學檢查無明顯異常,至少數據庫血液檢查和尿液分析無明顯異常。
特發性癲癇診斷的第二級置信水平是基於第一置信水平中列出的因素以及無明顯異常的空腹和餐後膽汁酸、腦部磁共振成像(基於癲癇特異性的腦部磁共振成像流程)和腦脊液分析。
特發性癲癇診斷的第三級置信水平是基於第一級和第二級中列出的因素以及抽搐發作性疾病特征的腦電圖異常的識別。
作者建議在排除反應性抽搐發作後,對癲癇性抽搐發作年齡為6個月齡至6歲之間的、與顱內神經定位一致的發作間期神經學異常、癲癇持續狀態或以癲癇性抽搐發作起病的叢集性抽搐發作、或先前假設性診斷為特發性癲癇和單一抗癲癇藥物逐漸加量至最高耐受劑量的耐藥犬進行腦部MRI和常規CSF分析。
這篇共識文章代表了對抽搐發作病患更標準化的診斷方法的基礎。
這些建議將隨著犬癲癇的神經成像、腦電圖和分子基因學的發展而不斷改進。
關鍵詞:犬 抽搐發作 癲癇 特發性癲癇 診斷
一、背景
癲癇性抽搐發作 epileptic seizure 是『由於大腦中異常過度或異常同步的神經元活動而短暫出現的多種症狀』,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並可能由多種潛在病因引起。
癲癇 Epilepsy 被定義為一種以產生癲癇性抽搐發作的持久傾向為特征的腦部疾病。
這一定義通常實際應用為間隔至少24小時的兩次或兩次以上的無誘因性癲癇性抽搐發作。
特發性癲癇(idiopathic epilepsy IE)一詞已在獸醫文獻和獸醫臨床實踐的各種設置中使用。
與最近國際抗癲癇聯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ILAE)提出的修訂分類建議類似,也有人建議在獸醫文獻中替換掉特發性一詞。
因此,引入『基因性癲癇 genetic epilepsy』一詞是指作為已知或強烈懷疑的存在基因單一缺陷(或多個缺陷)的直接結果而發生的癲癇,其中癲癇性抽搐發作是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症狀。
一般來說,基因性癲癇通常沒有可識別的結構性腦損傷或其他神經功能缺陷,並且具有年齡依賴性起病表現。
術語『未知性癲癇 unknown epilepsy』指的是潛在病因不明的癲癇。
然而,最近的一篇綜述文章討論了『特發性』一詞與『基因性』一詞的替換可能會產生誤導,特發性癲癇被定義為主要是基因性或假設性基因起源的癲癇,其中沒有明顯的神經解剖學或神經病理學異常,也沒有其他相關的潛在疾病。
在我們關於分類和術語的共識提案中(見關於伴侶動物癲癇定義、分類和術語的共識),我們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建議保留特發性癲癇一詞,並將特發性定義為一種疾病本身。
基因檢測(如有)支持特發性癲癇的基因來源以及高品種好發患病率(>2%)、家譜分析和/或癲癇個體的家族積累則支持基因的影響。
然而,在臨床環境中,在對反應性抽搐發作和結構性癲癇的病因進行診斷調查後,特發性癲癇仍然是最常見的排除性診斷。
迄今為止,獸醫文獻中使用了不同的標準來診斷IE。
大多數獸醫研究都使用復發性癲癇性抽搐發作史、發作間期的臨床檢查和神經學檢查無明顯異常、全血細胞計數和血清生化無明顯異常作為其診斷的最低標準。
然而,在不同的研究和機構中,包含在生物化學檢查中的確切參數是不同的。
抽搐發作的起病年齡並未被一貫用作診斷標準,當使用時,年齡范圍有所不同,最常見的是1至5歲,6個月齡至5歲或6個月齡至6歲。
不統一地把無明顯異常的腦部磁共振成像(MRI)研究和腦脊液(CSF)分析用作診斷標準,並且MRI掃查方案中存在廣泛的差異。
為了進一步支持特發性癲癇的診斷,特別是在尚未進行腦部MRI的情況下,還有至少隨訪1至3年,且沒有出現發作間期的神經功能缺陷的相關建議。
為了提高各機構和臨床研究對特發性癲癇診斷的一致性,我們提出了以下共識建議。
二、診斷癲癇性抽搐發作的標準
對有疑似癲癇性抽搐發作史的病患的診斷流程包括兩個基本步驟:
1.確定動物所表現的事件是否真正代表癲癇性抽搐發作或與其他偶發性陣發性疾病一致。
2.確定癲癇性抽搐發作的潛在病因。
1. 動物真的是癲癇性抽搐發作嗎?
首先,臨床醫生需要確定犬是否確實有癲癇性抽搐發作。
詳細準確的病史是對抽搐發作病患進行調查的基礎。
癲癇犬的主人應填寫一份標準化的癲癇調查問卷(附加文件1),並盡可能拍攝錄像。
這些信息可以幫助臨床醫生澄清事件的性質(例如,癲癇性抽搐發作與其他偶發性陣發性發作事件)及其表型。
許多疾病可導致類似癲癇性抽搐發作的偶發性陣發性事件。
對陣發性運動障礙以及其他可能類似癲癇性抽搐發作的事件的詳細回顧超出了本文的范圍,可以在其他地方查看。
我們的共識文章的這一部分的主要重點是鑒別癲癇性抽搐發作與其他非癲癇性偶發性陣發性發作事件的標準(表1)。
表1 偶發性疾病的臨床特征
完整的臨床和神經學檢查可能有助於識別提示潛在疾病過程的異常,包括暈厥犬的心血管系統異常和神經肌肉疾病、前庭功能障礙或前腦疾病的臨床症狀。
陣發性運動疾病或陣發性運動障礙是指一組骨骼肌不正常的、突然的、不自主的收縮,並間歇性地復發。
這些發作很難與癲癇性抽搐發作鑒別開來,特別是與局灶性運動性癲癇性抽搐發作鑒別開來。
受運動障礙影響的動物在發作之間通常是正常的。
發作期間沒有其他臨床症狀,包括自主神經症狀、意識改變和腦電圖異常,這些被認為可以支持陣發性運動障礙的診斷。
然而,局灶性癲癇性抽搐發作可能發生時沒有意識改變或自主神經症狀,腦電圖的應用在臨床環境中往往具有挑戰性。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評估了癲癇犬在丙泊酚和肌肉松弛劑羅庫溴銨全身麻醉下的間期短時間腦電圖記錄的診斷效用,隻有25%的特發性癲癇犬在發作間期檢測到陣發性癲癇樣活動。
發作事件的動物特征和發病年齡有助於確定這些事件的性質。
某些運動障礙是品種特異性的,通常發生在幼犬中,其表型可以很好地表征。
迄今為止,相關的基因缺陷(如BCAN基因缺失)僅在患有陣發性運動誘導運動障礙(也稱為發作性跌倒)的騎士王查爾斯獵犬中被發現。
其他品種的基因調查正在進行中。
鑒定犬種特定運動障礙的致病基因突變將顯著提高我們診斷這些疾病的能力。
有趣的是,人類運動障礙病患的特定突變也可能與癲癇性抽搐發作或其親屬中抽搐發作性疾病的高發生率有關。
許多犬種都有特發性癲癇的基因傾向性,盡管需要進行診斷程序以排除其他病因,但復發性癲癇性抽搐發作或特發性癲癇的家族史應引起對特發性癲癇的懷疑。
全身性癲癇性抽搐發作通常發生在休息或睡眠時,持續時間少於5分鐘,通常伴有異常臨床表現(發作後症狀),包括定向障礙、躁動、踱步、嗜睡、深度睡眠、饑餓、口渴、共濟失調、本體感覺缺陷,以及較少見的攻擊行為和失明。
意識受損(例如,對環境和刺激的意識和反應改變)、口面部肌肉受累、自主神經症狀和發作時的驚厥都支持癲癇性抽搐發作的分類。
在發作期間(特別是在全身性癲癇性抽搐發作階段),動物無法被轉移注意力,主人不能通過與犬互動來改變事件的進程。
相反,患有陣發性運動障礙的犬在發作期間傾向於繼續嘗試它們之前做的活動(例如,玩耍),主人的幹預可能會改變發作的過程。
例如,在大多數特發性頭部震顫的杜賓犬中,主人報告說他們可以持續地打斷每次頭部震顫發作。
在某些情況下,撫摸犬,和它們說話,或者叫它們站起來就足以打斷這些發作。
在其他情況下,需要更強的刺激(喜歡的玩具或零食,鼓勵它們,帶它們散步)來中斷頭部震顫發作。
同樣,在一項針對特發性頭部震顫的英國鬥牛犬的研究中,一些主人報告說,分散注意力或給予治療通常足以改變或停止發作。
最近的一項研究強調了鑒別癲癇性和非癲癇性陣發性事件的困難。
這項研究調查了獸醫(包括神經病學專家和非專家)在描述犬和貓陣發性發作事件的視頻的描述和分類方面的一致程度,其中所有觀察者對病史、診斷調查結果和治療反應不知情。
關於陣發性發作事件是癲癇性抽搐發作還是其他陣發性發作的一致程度是相當的。
癲癇性抽搐發作類型的總體一致性中等。
全身性癲癇性抽搐發作的一致性最高,局灶性癲癇性抽搐發作的一致性最低。
對於意識水平和自主神經症狀的存在,一致性相當,但對於神經行為症狀,一致性較差。
運動症狀的一致性從差到中等不等。
專家和非專家在癲癇性抽搐發作症狀學和分類上存在顯著差異。
隻有同時觀察腦電圖的特征變化和癲癇性抽搐發作的物理表現,才能絕對確認事件的癲癇性質,然而這在獸醫學中很少是實用的,目前還沒有可靠的獲取犬的腦電圖記錄的標準方案。
生理性偽影(如肌肉收縮、心電圖、眼電圖)和物理因素(如腦電圖儀器、電極類型和蒙太奇、病患保定方式)會影響腦電圖描記的獲取和解釋。
上述物理因素的不一致性導致了許多評估腦電圖的獸醫研究結果的存在差異。
目前正在努力進一步發展腦電圖記錄在獸醫臨床實踐中的應用。
雖然腦電圖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所有癲癇犬的常規診斷程序,但腦電圖可能會被獸醫神經病學專家更廣泛地用於特定病例的調查(例如,鑒別癲癇與其他偶發性陣發性疾病的診斷特別具有挑戰性的犬)。
例如,一項獸醫視頻腦電圖研究診斷出一例幼年吉娃娃患有輕微的肌陣攣性缺失事件,伴有口周肌陣攣和頭部抽動。
作者確定了雙側全身性同步4Hz的腦電圖峰波復合體與『缺失』事件的時間是鎖定的,並伴隨有節奏的相關的頭部和鼻子抽動。
在這個病例中,視頻腦電圖對於確認發作的癲癇性質至關重要。
目前,由於獸醫文獻的缺乏,無法對獸醫病患的腦電圖記錄提出明確的共識建議。
由於文獻篇幅較長,餘下部分我們將在明天發佈的內容《國際獸醫癲癇工作組共識建議:犬癲癇診斷流程(下)》為您呈上。
參考文獻 略
註:本文版權歸”寵物醫師網”所有。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聯系本站獲得授權,且在醒目處註明 “轉自寵物醫師網”。
實操課程推薦
6月27日,兩位國內頂尖動物麻醉專家,手把手帶您麻醉進階!開課倒計時4天!!! 如有需要點擊圖片抓緊時間報名哦~
心臟超聲作為診斷心臟疾病的重要檢測手段,可以讓我們看到眼睛看不見的心臟內部結構。
三天課程,理論+實操,全方面覆蓋!從臨床實際出發,手把手帶教,讓你掌握犬貓『心事』!